藍星(北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擁有2個省部級研究中心,承擔并完成了20多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其他重大科技項目,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和專有技術,獲得多項科技獎。
一、省部級研發機構
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是北京市2008年認定的第11批企業技術中心。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規劃;組織開展技術開發、轉讓、管理和服務;參與研究制訂國家、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培育企業技術創新團隊等。
該中心以研究高效節能的氯堿裝備工程技術為核心,承擔了北京市科委應用基礎研究與戰略高技術計劃(氧陰極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氧陰極項目)和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膜極距電解槽項目)等重點項目。
北京市氯堿工程裝備技術研究中心是北京市2011年認定的第二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開發氯堿行業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參與國家、行業和企業技術標準的研究制訂;承接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委托的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和試驗任務;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咨詢、產品檢測等服務。
該中心以研究離子膜法燒堿電解技術為核心,完成了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技術的研發,自行設計建設了現代化的生產線,2010年被科技部等部門授予“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大功率光纖激光器在離子膜電解槽焊接技術領域的應用,提升了電解槽的制造質量和使用性能。開發的鹽水精制、液堿蒸發、固堿生產等氯堿電解裝置,為實現成套裝備供應提供支持。對國產和進口電解裝置提供技術升級方案,促進了氯堿行業的科技進步。
二、藍星(北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內部的研發機構
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下設氯堿裝備、電極研究、復合材料等技術中心。
三、合作研發
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分別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聯合組建“離子膜電解槽新型電極研究中心”、“先進制造工藝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成立碳纖維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基地等單位聯合開展新型材料的應用研究。